Workflow
从“全球到国内”,2025广告变现十大趋势
36氪·2025-08-18 11:02

全球移动应用广告变现市场总览 - 全球移动应用广告变现领域呈现“规模扩张与质量升级并行”的现象,广告需求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价值深挖,行业更加注重用户价值和精细化运营[1] - 成熟市场(如欧美、日韩)是广告变现主战场但增长稳定,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凭借用户红利和广告主投入增加成为全球增长新引擎[2] - 内容属性强的应用(如微短剧、在线教育)因用户黏性高展现出更强变现潜力,工具类及智能硬件类应用需探索与功能深度融合的广告模式[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达175.8小时,同比增长6.2%,用户黏性重新高速增长,AI、VR/AR等新技术为应用生态注入新动能[3] 海外广告变现五大趋势 - 非游戏App走向“广告+内购”混合变现:混合变现成为非游戏应用新常态,中国短剧平台的IAA模式收入占比一年内从11%跃升至50%,海外短剧App的IAA收入占比为10-20%且增长迅猛[7][8] - 本土广告平台崛起:2025年H1全球Android端广告收入中,Google AdMob份额约28.7%,Pangle占21.3%,Meta Audience Network约11.8%,Mintegral近10%,非全球巨头的区域平台合计份额已超过全球流量老大单一家份额[10] - 隐私当道,广告定向走向用户自选和内容匹配:应用更加尊重用户意愿,通过用户主动选择兴趣标签进行广告匹配,同时广告投放紧扣应用内场景,通过分析关键词和上下文语义实现精准触达[17][18] - AI驱动精细运营:AI技术深度介入广告变现全流程,智能分析用户行为轨迹以选择最佳投放时机和内容,并能动态调控广告频次和定价以实现收益最大化[19][20] - 新兴市场冲刺增长:拉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移动广告需求持续攀升,eCPM增幅在2025年上半年尤为突出,成熟市场整体规模虽大但趋于稳定[22][23] 国内广告变现五大趋势 - 预算缩水盯紧“高质量用户”: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广告主预算普遍偏紧,更青睐用户留存率高、付费能力强的应用,教育、生活服务、IoT品类在预算下行时逆风翻盘[30] - 广告样式因品类而异:工具类应用高度依赖开屏广告,其平均eCPM是其他品类的3-5倍,生活服务类App则适合插屏广告和激励视频,两者合计贡献该品类80%的广告收入[32][34] - 硬件IoT应用跑步入场:自2024年起,越来越多IoT类应用尝试接入广告变现,2025年上半年形成潮流,目前主要以开屏或插屏广告为主,不影响设备控制的连续性[35][36] - 广告平台格局稳中有变:国内移动广告变现呈现“四强”格局,Android端穿山甲份额约35.8%居首,iOS端腾讯优量汇占比33.5%领先,多平台混合变现成为常态[37][38] - 从本土走向全球:2025年上半年中国应用出海已成常态,东南亚、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用户增长迅猛,中国开发者在休闲游戏、功能工具应用等领域广告收入翻倍增长[40][41] 行业技术发展与平台格局 - AI、VR/AR等新技术蓬勃发展,为应用生态注入新动能,其中智能设备相关应用用户规模同比增长11.6%[3] - 全球范围Android平台的广告生态更为多元,头部平台除Google AdMob外,字节跳动的Pangle占据约21%的收入份额,而在iOS端,AdMob以接近六成占比处于绝对主导地位[6] - 政策监管方面,数据隐私规范日趋严格,AI技术滥用引发的内容合规问题受到监管部门重点关注,行业从过度依赖数据转向用户主动选择与场景关联的精准定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