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制度发展 - 2021年正式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为市场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1] - 改革将融资租赁、保理、所有权保留等七大类业务纳入统一登记范围 [3] - 人民银行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进一步健全登记制度规范 [3] 市场参与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底,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累计注册用户15.2万个,服务担保人数量近1800万个 [5] - 担保人总数中,中小微企业(含个人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达98% [5] - 动产融资市场总体规模约15万亿元,银行业为主要资金供给方,规模超过8万亿元 [5] 业务增长趋势与结构 - 2021年1月至2025年6月,统一登记系统共发生登记4223.5万笔,年均增长率达29% [6] - 融资租赁登记量最大,占登记总量的59%,保理登记占比24% [6] - 存款单、仓单、提单质押及其他动产担保登记年均增速最快,分别为56%和54% [6][7] 担保物范围创新与拓展 - 涉农类担保物覆盖家禽、家畜、水产品、农业机械等各类农业资产 [7] - 绿色融资类担保物涵盖排污权、碳排放权、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等绿色资产 [7] - 数据资产、新能源积分等新型动产担保业务陆续涌现 [7] 系统查询效率与服务便捷性 - 截至2025年6月底,统一登记系统累计发生查询2.9亿笔 [8] - 制度实施后查询量达2亿笔,是实施前的2.4倍 [8] - 通过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累计支持15.4万个市场主体查询登记信息167.1万笔 [8] 系统创新与国际影响力 - 在6个城市试点实现机动车、船舶、知识产权等担保登记信息与统一登记系统共享互通 [9] - 登记系统建设和担保融资发展的国际关注度提升,成为全球动产融资市场典范 [10] - 新一代统一登记系统实现业务深度优化、架构迭代升级,提升登记服务数字化、标准化水平 [12]
央行副行长邹澜:统一登记开创动产融资市场发展新局面
搜狐财经·2025-08-18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