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技术驱动的数据治理会产生什么问题
36氪·2025-08-18 03:33
数据治理的核心问题 - 数据治理的最大问题在于技术决定了优化目标,这一过程可能是公开或间接的 [1] - 组织启动数据治理的常见触发因素包括合规要求、人工智能驱动或数据质量需求 [1] - 供应商工具倾向于优化自身功能而非组织实际治理需求,导致策略执行优先于战略支持 [2] 工具优先模式的弊端 - 以工具为中心的数据治理会延续"垃圾进,垃圾出"陷阱,在AI时代放大风险 [2] - 供应商主导的实施会转移焦点至元数据标记、规则执行等技术层面,偏离业务目标 [4] - 工具优先框架易导致合规性压倒可用性、政策遵守压制创新、清单替代数据文化 [8] 数据治理的本质定义 - 数据治理应定义为以人为本的体系,指导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产使用方向 [5] - 治理框架需包含数据总监、数据主管和数据审计三大角色,独立于执行层面 [7] - 工具应作为实施手段而非定义手段,服务于人为建立的治理系统 [12] 有效治理的实施路径 - 必须从组织目标出发,明确数据愿景、风险管理需求和价值实现路径 [10] - 需建立包含决策权、分歧解决和问责追踪的监督机制,与公司治理结构对齐 [11] - 治理系统需保持动态演进,适应商业模式、法规和技术(如AI)的变化 [13] 治理构建的关键警示 - 定义数据治理涉及艰难沟通、利益权衡和文化变革,不可外包核心决策 [14] - 供应商工具无法逆向工程治理体系,必须由了解组织使命的团队设计 [14] - 外包治理等同于交出企业价值观和监督权,将核心能力转化为供应商依赖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