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央行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强化逆周期调节 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1] - 上半年政策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1] -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1] 货币政策调整方向 - 报告表述从"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 - 政策重心转向抓好落实 推动5月份一揽子金融政策及近期稳增长增量政策落地显效[2] - 短期内继续加码宽松概率不高 更多关注政策执行见效 把握力度和节奏[2] 货币政策工具预期 - 再度降准降息的时点可能后移 因财政贴息政策相当于定向降息 降低了总量工具必要性[3] - 结构性政策更能精准发力 避免资金空转 压缩全面降息空间[3] - 存款加快活化、物价温和回升等积极因素增多 央行降息决策更为谨慎[3] 信贷政策导向 - 信贷基调从"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调整为"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4] - 对信贷数量诉求下降 更加重视"稳量提质" 更多观察社会融资规模、M2等指标[4] - 金融机构从"比规模、比增速"转向"比服务、比精准" 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4] 金融总量指标 - 贷款难以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效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包含更广泛融资渠道[5] - 社会融资规模包含贷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票、非标等融资渠道[5] - 宏观调控关注社会融资规模、M2增速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5] 信贷结构优化 - 新增贷款结构从2016年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超60%转变为目前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约70%[6] - 新动能和内需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速 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6] - 企业贷款占比不断增加 直接融资占比持续上升[6]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部署 - 提升普惠小微金融可获得性、可持续性 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7] - 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7] - 金融政策从供给侧发力 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7]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释放了三大信号
证券日报·2025-08-17 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