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建设国家公园 推进全民共享
央广网·2025-08-17 03:23

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 - 中国正式设立第一批五大国家公园包括三江源 大熊猫 东北虎豹 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理念[1] - 海南长臂猿作为旗舰物种种群数量从5群35只增长至7群42只 成为全球唯一持续增长的长臂猿种群[1] - 通过扩大保护区 补植乡土树种 建设28条空中廊道等措施提升栖息地连通性[1] 野生动物保护体系 - 国家公园划定了17处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 修复生态系统并改善迁徙通道[2] - 设立大熊猫 虎豹 长臂猿等旗舰动物国家保护研究中心 推动濒危物种高水平保护[2] - 实施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补偿 生态保护补偿综合改革覆盖全区域[5] 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 - 武夷山国家公园通过茶文旅融合带动产业 建设特色文旅项目盘活资源[3] -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签订334份合作保护协议 建立81个共建共管共享委员会[4] - 提供6500余个公益性岗位 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年均增收1.5万至2.1万元[5] 科研与生态价值转化 - 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暑期接待38个研学团队约4000人 开展自然环境教育[3][4] - 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年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 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价值双赢[5] - 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雨神角蟾等多个新物种 黄腹角雉数量稳定在1000只左右[5] 物种恢复成果 - 野生大熊猫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1100只恢复至约1900只[5]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吉林长白山区域30年来首次发现东北虎踪迹[5] - 国家公园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恢复 生态系统稳定性稳步提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