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探贴息新政下消费贷市场:银行网点尚未收到细则 利率最低3%
新京报·2025-08-17 02:41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 政策核心是通过财政贴息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重点支持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领域[3] - 实施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居民需提供真实消费凭证才能享受贴息[1][3] - 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行和5家消费贷款机构参与首批试点[3] 银行执行现状 - 当前银行个人消费贷利率普遍在3%以上,最低未破3%监管红线[1] - 民生银行线下最高额度100万元,线上30万元,利率最低3%[2] - 招商银行最低利率3.05%,线下最高额度50万元[2] - 光大银行利率最低3.1%,强调需有真实交易背景[2] 政策实施机制 - 贴息方式为消费后凭材料申请,非银行直接降低利率[1] - 经办银行主要为全国性银行,因其网点覆盖广、风控体系成熟[4] - 未来可能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城农商行,但受限于财政资金分配[4] 历史经验与效果 - 四川省去年已试点类似政策,对4类消费提供1.5%年利率贴息,单笔不超过3000元[5] - 专家认为该政策能双向降低居民和商家的融资成本[5] - 需加强贷款用途管控,防止资金挪用和套利行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