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与定位 - 政策为全国首个商务楼宇更新专项政策,构建“规划—审批—运营—监管”全流程更新路径,提供城市更新制度创新样本 [1] - 政策旨在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品质,加快“五个中心”建设,并针对全球办公楼市场周期性调整提供更新窗口期 [1][4] - 政策明确允许商务楼宇兼容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等功能,但澄清此为功能复合而非“商改住”,不涉及土地性质调整和分割销售放开 [1][8][10] 政策关键举措亮点 - 着力提升片区能级品质,从全市层面促进空间资源整合,提升楼宇业态集聚度,打响商务区特色品牌 [3] - 着力强化功能业态复合,分级分类明确可兼容业态引导清单,允许楼宇灵活调整内部业态,支持补充小型便民设施 [3] - 着力推进楼宇改造升级,通过容积率奖励、放宽计容条件、延长土地款缴纳期限等措施降低更新成本 [3] - 着力优化商务生态环境,鼓励跨楼宇统一运营管理,严格限制分割销售以保障楼宇整体品质与长期价值 [3] - 着力加强政策支持保障,提供多样化更新实施选项,强化资金支持与市场服务,优化国企管理机制 [4] 针对市场痛点的解决方案 - 将更新视野从单体建筑拓展到整体空间品质提升,明确不同商务区需突出各自特色以解决部分区域楼宇空置率高的问题 [6] - 首次探索产权归集路径,通过产权协商收购、国有资产划转、权利人自主更新、长期租赁协议等方式解决产权分散导致的更新难题 [6] - 优化审批流程,规定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下且不涉及用途转换的简易装修工程可不申请施工许可证,并为符合条件的光伏设施改造提供资金补贴或奖励 [7] 市场影响与行业机遇 - 新规通过更新改造释放的空间潜力将为重点产业提供优质载体,推动产业链与空间链深度融合,起到短期稳预期、长期提能级的作用 [11] - 更新后的楼宇将凭借更高硬件标准、更优服务配套提升竞争力,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带动净吸纳量回升,使租金水平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11] - 政策倒逼企业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需精通物业管理、产业导入,并加大在绿色低碳技术、智能楼宇系统方面的创新投入 [11]
上海推开商改住?权威部门解答 本次商务楼宇更新新规鼓励在业态转换基础上进行租赁 并非放开分割销售
解放日报·2025-08-17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