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无形之战”白热化:京深沪杭凭什么领跑?| 智库
每日经济新闻·2025-08-16 16:01

城市品牌价值格局 - 北京、深圳、上海构成"头部铁三角",2025年合计品牌价值达179245.80亿元,占TOP100城市总量的62.8% [2][3][6] - 杭州凭借数字经济企业集群优势位居第四,其中阿里巴巴-W贡献18335.42亿元,占杭州总品牌价值的61.9% [7] - 品牌价值向头部集聚趋势强化,TOP3与其余城市品牌价值比从2022年1.06升至2025年1.27,但上榜企业数量比从0.51降至0.50 [6][7] 明星企业带动效应 - 宁德时代推动宁德市品牌价值4年增长5倍至1876.91亿元,实现"单企托举一城" [10][12] - 佛山(美的)、仁怀(茅台)等城市通过龙头企业塑造产业标签,形成企业品牌与城市品牌共生模式 [10][12] - 新能源产业扩张使宁德成功承办"世界储能大会"等行业盛会,确立"世界锂电之都"定位 [12] 传统城市发展困境 - 广州品牌价值增速仅5.36%,主要企业保利发展、广汽集团出现负增长,反映房地产和汽车行业调整压力 [8] - 南京品牌价值下降11.60%,零售行业因ST易购拖累下跌超750亿元,电子行业降幅达93.96% [14][15] - 武汉丢失"中部第一"地位,东风集团股份、九州通等头部企业下滑导致汽车和医药行业蒸发超百亿元 [16][18]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互联网行业在南京实现1599.69%增长,贸易行业在武汉增长429.30%,显示新兴行业替代传统行业趋势 [15][19] - 房地产行业在多个城市普遍下滑,南京下降74.21%,武汉下降56.13%,反映行业周期调整 [15][19] - 白酒行业增速放缓,贵州茅台等头部企业增幅收窄,可能影响仁怀等酒都品牌价值 [13] 区域竞争动态 - 深圳品牌价值增长23.68%,上海增长24.82%,显著高于北京4.61%,反映南方城市创新活力 [20] - 潍坊(22.48%)、保定(33.37%)、汾阳(24.38%)等三四线城市呈现高增长,区域格局多元化 [21] - 乌鲁木齐(-30%)、大连(-33.13%)、常外(-29.61%)等北方城市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