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体育赛事带动消费升级 - 中国城市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 体育赛事通过高参与度和强社交属性聚集人气 带动周边餐饮 购物等业态发展[1] - 哈尔滨举办6场荧光夜跑活动 每场平均吸引上千人参加 拉动周边景区门票 餐饮住宿等业态增长[3] - 威海海上足球场暑期累计吸引客流超5万人次 带动餐饮 娱乐等业态整体营收增长超30%[7] 新型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改造 - 石家庄中央绿色体育公园由闲置空地改造而成 空中运动走廊超千米 40多片专业室外运动场地免费开放 日均接待15000人次[4] - 辽宁阜新建成省内最大户外公益性滑板场地 配套健身步道等多元设施 成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新亮点[9] - 安康汉江桨板运动每天吸引约千人参与 带动装备销售及培训新兴业态 拉动岸边特色餐饮消费增长超20%[8] 大众体育赛事模式创新 - 浙BA城市争霸赛采用亲民票价策略 门票分8元 18元 28元三档 吸引非职业选手参与[11] - 浙BA结合体育赛事与夜间市集模式 预选赛阶段已举办390场市集 带动1.74亿元交易额 有效促进农产品消费[15] - 赛事引入AI解说员技术 实时分析比赛数据与预测胜负概率 提升观赛体验[14] 区域性联赛的消费拉动效应 - 赣超业余联赛首轮吸引近7万球迷现场观赛 前五轮累计观众达38.57万人 比赛日成为城市消费黄金时段[17][26] - 江西开通赣超专列运输1100多名球迷 配套助威包服务 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消费模式[17] - 联赛带动相关消费拉动效应超2592万元 通过景区门票优惠 住宿折扣等举措延长消费链条[25][26] 赛事规模与持续周期 - 浙BA城市争霸赛预计进行超过230场比赛 持续至明年2月 实现全省天天有赛事 城市周周有主场[16] - 哈尔滨荧光夜跑 威海海上足球场 安康桨板运动等均形成常态化运营 持续释放夜间经济活力[3][7][8]
跟着赛事去旅行!看完比赛吃夜市——夏夜正确打开方式
央视网·2025-08-15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