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农产品跨区域销售渠道
政策举措 -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围绕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开展产销区域合作等9方面提出23条具体举措,旨在释放农产品消费潜力并推动供需结构升级[1] - 方案重点包括促进产供销精准衔接、拓展消费新空间等措施,以应对农产品消费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新趋势[1] 区域协作成效 - 2021年至2024年东西部协作省份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分别采购和帮助销售西部协作地区、脱贫地区农产品4200多亿元和1600多亿元[2] - 各地通过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等机制,帮助脱贫地区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并建设"直采直供"基地,有效促进农产品销售[2] 物流与渠道创新 - "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实现生鲜农产品远距离保鲜保质,例如南方水果通过冷链运至北方仍保持新鲜,甘肃牛肉通过航空物流当天送达南方[3] - 农村电商成为农产品销售重要渠道,未来需继续加强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建设以补足物流设施短板[3] 消费场景拓展 - 农产品消费场景从传统农贸市场扩展到商圈、街区、景区等场所,结合节假日和农事节庆开展主题活动[3] - 通过"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体育赛事活动配套举办土特产展示展销和乡村美食品鉴,丰富消费体验并带动产品销售[3] 产业影响 - 农产品跨区域流动已成为常态并发展为富民产业,现代物流网络完善使土特产在省际乃至国际市场广泛流通[1] - 促进农产品消费既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又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