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 - 港股和A股市场近期表现强劲,多个指数持续上涨,南向资金8月15日净买入约358.76亿港元,刷新历史最高单日净买入纪录,今年累计净流入达9389.21亿港元,已远超去年全年8078.69亿港元 [1] - A股三大指数放量大涨,沪指重回3700点附近,成交额超过2.2万亿,成为A股历史上第29个成交额突破两万亿的交易日 [1] - 沪深300指数连涨四月,有望创下2020年以来最长连涨纪录,沪深1000指数累计上涨超过12% [1] 核心驱动力 政策发力 - 政府推出个人消费贷款利息补贴计划提振消费信心,新能源领域八家锂电企业达成"暂停扩产"共识,推动行业估值修复 [2] 科技股业绩爆发 - 腾讯2025年二季度营收7529.06亿元,调整后每股收益27.52元,均超市场预期3%,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20%,视频号、小程序广告涨50%,微信搜一搜广告涨60%,游戏收入同比增22%,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增10% [3] - 京东零售核心利润同比增38%,网易游戏收入、递延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3] 资金面情况 - 融资融券余额突破十年新高达2020.35亿元,但散户情绪指标显示仍属温和 [4] - "国家队"操作平静,市场上涨更多依赖"真实需求" [7] 外资动向 - 高盛数据显示7月其Prime经纪账簿对中国市场呈净流出,但名义总市值与净市值出现背离,香港最受做空的股票篮子涨2.7%,超过恒指涨幅 [8] 流动性环境 - 中国6月流动性供应同比增长4.6%,为两年多来最大增幅 [9] 布局方向 - 偏好港股和A股的中小盘指数(中证500/1000) [10] - 科技与AI产业链:腾讯、京东等企业的AI应用已见成效,半导体、数据中心受益于算力需求爆发 [12] - 消费复苏链:政策补贴利好消费贷款相关行业,零售企业基本面改善 [12] - "反内卷"行业:锂电、光伏等达成产能共识的板块,竞争格局优化 [13] - 高成长中小盘: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多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13]
高盛喊你 “做多中国”:市场强势反弹背后,这些板块和逻辑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