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转型进入快车道,银行抢人大战愈演愈烈
36氪·2025-08-15 09:21

银行科技人才招聘趋势 - 多家银行开启秋招和社招 科技岗位仍是招聘重点之一 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 提高业务自主可控性 科技岗位招聘将常态化 [1] - 上海农商银行2026届FINTECH培训生提前批招聘设置软件开发 人工智能 系统测试 数据治理等多个科技相关岗位 偏好计算机 软件工程 电子信息 数学 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 [2] - 招商银行旗下招银网络科技启动2026届秋季校园招聘 开放后端开发工程师 前端开发工程师 算法工程师 测试开发工程师 运维研发工程师等岗位 明确面向STEM类专业毕业生 [2] - 同期发布社招公告的多家银行同样瞄定科技人才 海南农商银行公开招聘需求测试岗 软件开发岗等信息科技条线工作人员 广东南粤银行招聘总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 运维管理室高级室经理 研发管理室高级室经理等职 [2] 科技人才薪酬竞争 - 高薪挖人是银行抢夺科技人才的一个表现 今年上半年有上市地方银行开出最高80万元年薪招聘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 这一上限水平高于该行所有董监高管2024年的薪酬 [1] - 成都银行公开招聘一名总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助理(AI方向) 年薪在70万元-80万元 据该行2024年财报 其董监高管报告期内税前薪酬总额最高为78.05万元 不及该招聘岗位年薪上限 [3] - 科技公司相关岗位薪酬对比显示 一家头部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招聘中级安全运营工程师 AI工程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等职 年薪在15万元-60万元不等 某科技公司招聘算法工程师 标出年薪为35万元-55万元 [3] - 银行从互联网金融企业挖科技人才 后者多属于市场化薪酬 同级别岗位下传统银行机构的科技岗位薪酬普遍略逊一筹 但不乏追求稳定的高管会选择银行的岗位 [3] 复合型人才需求 - 银行普遍提出更高资质要求 例如一定年限在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应规模城商行的工作经验 一定级别以上的资格认证等 部分岗位应聘资格还包括最近的工作经历离开银行或银行金融科技公司不超过一年等 [4] - 技术+业务的复合能力日渐被重视 银行根据能力定职级 有定期考核 部分指标挂钩模型在业务端的应用 需要既懂技术又懂金融业务 [4] - 科技人才需求呈现三大特征 技术+业务复合能力成为标配 人才需兼具技术落地与业务理解能力 能将AI应用于客户运营 风控等场景 [4] - AI与大模型专精化 部分岗位要求掌握深度学习框架 承担大模型研发等工作 技术要求接近头部科技公司水准 人才争夺前置化与全球化 部分银行通过实习项目锁定人才 高层次岗位要求国际背景和经验 薪资对标国际水准 [5] 银行间数字化能力分化 - 科技投入十分考验财力 2024年工 农 中 建四大国有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均超过200亿元 这一体量与多家头部上市城商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相当 [6] - 相较资金雄厚的大行及待遇可观的部分股份行 城农商行的科技人才建设和业务发展需求整体呈不匹配状态 在职业发展前景 地域等方面也缺乏显著竞争力 [6] - 信息科技在银行属于成本部门 不是利润部门 效益不好的小行在降本增效背景下会反向减少科技投入 [6] - 中小银行通过差异化战略专注于特定市场或服务 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并吸引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人才 在灵活性上可能更具优势 [6] 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差异 - 银行抢人大战的本质是数字化转型的军备竞赛 大小行的分化折射出战略选择差异 大行以高薪和前沿技术投入抢夺头部人才 构建技术壁垒 [7] - 中小行通过区域深耕 业务协同和成本优化实现错位竞争 部分机构通过联合共建科技平台降低单家成本压力 [7] - 资源差异体现在转型路径分野上 头部银行倾向科技引领业务 推动业务模式创新 科技人才直接支撑绿色金融 科技企业服务等新增长点 [7] - 中小银行侧重业务驱动技术 招聘方向聚焦客户经理等业务岗 技术投入侧重本地化服务优化 部分区域性机构通过小切口实验室建设实现有限资源下的精准突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