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中国返美,AI专家余震难消:这场竞赛或许已经结束
观察者网·2025-08-15 01:36

行业基础设施对比 - 中国电力供应充足 被视为已解决的问题 数据中心无需担忧电力限制 而美国电网脆弱 人工智能发展受限于电力消耗和电网约束 [1][2] - 中国电力备用裕量达80%至100% 实际供电能力是需求的两倍 美国区域电网备用裕量仅15% 极端天气时更低 无法承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额外负荷 [4][5] - 中国将数据中心视为消化过剩电力的帮手 美国则面临审批流程长 地方反对和市场规则混乱等多重阻碍 [5] 投资与规划差异 - 中国能源规划由长期技术官僚政策主导 提前布局基础设施并分配资金 美国依赖私人投资且追求3至5年短期回报 与电力项目数十年盈利周期不匹配 [6] - 中国在发电 输电和核能等环节持续投资 美国资本短期倾向加剧能源基建滞后 [6][7] 发展策略与能力 - 中国每年新增电力需求超过德国全年用电量 农村屋顶太阳能广泛铺设 部分省份光伏供电量匹敌整个印度 [2] - 中国可启用闲置燃煤电厂填补可再生能源缺口 美国在能源议题上存在政治分歧 导致基建项目停滞 [5][7] - 全球企业需在2025至2030年间向数据中心投入6.7万亿美元才能满足人工智能需求 [2] 竞争态势 - 美国政策制定者希望中国保持竞争对手角色 而非进一步领先 中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无法被有效竞争 [2][7] - 若美国不彻底改变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方式 中国的领先优势将持续扩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