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票房表现 - 今年暑期档总票房突破90亿元 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1] 影片供给与类型分布 - 定档影片达128部创历史新高 涵盖45种细分类型[2] - 国产影片占暑期档前十名中6席 《南京照相馆》单部票房破20亿元 占档期总票房四分之一[2] - 10余部影片网络评分集体站上8分[2] 头部影片市场表现 - 《南京照相馆》《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戏台》包揽观众满意度前五[3] - 《戏台》上映首周票房破亿元[3] - 《浪浪山小妖怪》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3] 创作特点与制作投入 - 《南京照相馆》创作团队搜集大量史料 精心还原历史场景[3] - 《戏台》剧本历经27稿修改 筹备周期达10年[3] - 《浪浪山小妖怪》采用手绘二维动画风格 集结600余位画师 创作2000张手稿 制作周期4年[3] 观众结构特征 - 主旋律影片吸引祖孙三代共同观影[5] - 《戏台》40岁以上观众占比超40% 大幅高于其他影片[5] - 《酱园弄·悬案》《罗小黑战记2》《恶意》年轻观众占比突出[5] 区域市场偏好 - 《南京照相馆》在江苏省及三四线城市表现突出[5] - 一线城市偏好《F1:狂飙飞车》的科技质感[5] - 东北地区偏爱《长安的荔枝》的市井幽默[5] 产业融合与衍生开发 - 《浪浪山小妖怪》与超30家企业达成跨界合作 涵盖汽车、餐饮、潮玩等领域[5] - 全国多地实现观影购票优惠与商场餐饮福利互通[6] - 形成"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去旅行""跟着电影买文创"等跨界消费新模式[6] 行业发展趋势 - 多元化影片供给满足不同年龄层和偏好观众需求[2] - 口碑效应推动市场强劲复苏 吸引观众重回影院[4] - 市场分化倒逼产业升级 需兼顾分众深耕与大众共鸣[5]
电影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已超90亿元
经济日报·2025-08-15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