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技术与产业革命已成为现实 全球主要经济体将AI列为未来5-10年核心发展方向[4] - AI训练成本下降速度和应用场景拓展节奏远超预期 相关产业化政策有望密集出台[4] - AI是大国竞争核心焦点 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和民族复兴的支柱之一[4] 新发展格局构建 - 需要围绕新安全格局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 应对大国博弈与全球格局重构[5] - 美国已对经济全球化制度体系进行战略重构 从"只收取铸币税"转向同时收取关税和制造业收益[5] - 全球体系正从美国主导向多元体系转换 这一转换具有不确定性与超预期性[5] 内部结构转型任务 - 需求结构调整需实施内需提升战略 扩大内需是解决产能过剩和经济下行的根本策略[6] - 产业结构调整需处理新兴产业与传统支柱产业关系 面临房地产困局和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双重挑战[6] - 城乡结构优化需缩小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差距 重点解决3亿农民工市民化问题[6] 消费提升路径 - 扩大内需核心是扩消费 需要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消费场景创新和供给瓶颈破除来实现[7] - 需提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从而提高消费率 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信心[7] - 要探索中国特色的最优消费水平 而非盲目参考西方消费率[8] 产能过剩治理 - 产能过剩具有必然性和周期性 当前第三次产能过剩涉及部分新兴产业如"新三样"[10] - 需对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实行差异化策略 允许适度垄断以保障创新红利[11] - 治理周期可能较传统产业更长 受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外需放缓影响[11] 反内卷行动进展 - 内卷本质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衍生的后遗症 需规范竞争并解决供需失衡[12] - 反内卷已从行业主导上升为政府主导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修订相关价格法规[12] - 明确禁止"低于平均成本销售" 规范平台企业和大企业"压榨供应商"行为[12]
“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 治理体系改革破局结构转型
证券时报·2025-08-14 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