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设无惧风雨韧性城市
经济日报·2025-08-14 22:06

城市韧性建设核心理念 - 城市韧性建设核心在于基础设施升级和主动防控策略 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1] - 需统筹防洪体系和内涝治理 通过分区、分级、分期的排水系统升级改造提升应对极端天气能力[2] - 建设目标是从被动应急转向主动防控 从注重表面形象转向夯实基础功能[3] 气候变化背景与挑战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 强降水发生频率从"几十年乃至百年不遇"变为"几年一遇"[1] - 气候安全风险已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国家安全体系密切相关[2] - 城市更新需重新考量气候变化影响 超越传统防灾标准升级更具弹性的规划设计[2]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 需在重点防控地区留出"冗余量" 包括排水能力、蓄滞空间和应急调度等方面的安全余量[2] - 建立分区、分级、分期的排水系统升级改造机制 根据城市实际和财力状况分步实施[2] - 城市抗击打能力取决于基础设施的"里子"而非高楼林立的"面子"[1][2] 智慧化技术应用 - 韧性城市建设需与智慧城市相融合 采用物联网支撑的数字化管控措施[2] - 实施智慧化识别、实时监控、应急自动化等技术手段 弥补中小城市气候安全早期预警体系不足[2] - 通过数字化手段消除城市安全薄弱点 加强极端天气事件专项预案建设[2] 战略实施路径 - 需以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认知气候安全问题 主动摸清城市灾害风险底账[2] - 对高风险地区重点防控 提前进行工程型防护措施[2] - 平衡紧迫性与系统性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工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