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绿色低碳改造 - 广州14个全运会场馆全部完成绿色建筑改造 其中2个场馆获得零碳建筑预认证 [1][2] - 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 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实现零碳改造 [2] - 场馆采用高性能镀膜玻璃幕墙与多层结构设计 显著降低空调能耗 室内外装修广泛采用环保可循环材料 [3] - 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机电系统升级使建筑本体节能率达31% 结合光伏发电实现整体降碳率57% [3] - 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通过建筑与设备提效减碳 使建筑本体节能率达53% 降碳率达46% [3] - 两个开幕式场馆引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省奥体中心实现照明节能55% 天河体育中心实现照明节能51% [3] 清洁能源应用 - 比赛场馆全部实现绿电供应 建成1.3万平方米光伏设施 [2] - 引入150台新能源物流配送车 4台零排放氢能源车 应用全球首台集成固态储氢技术的氢能应急电源车 [2] - 打造2家绿色酒店和6家无废酒店 [2] 碳普惠机制创新 - 开发《广州林业碳普惠方法学》填补市级林业碳汇开发政策空白 有效扩增碳普惠自愿减排量(GZCER) [4] - 流溪河等5个国有林场开发首批林业碳普惠项目 合计产生8.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汇 [4] - 5家林场向市执委会捐赠8.3万吨林业碳汇 成为赛事首单大额碳信用捐赠产品 [1][4] - 碳普惠平台注册用户超过47.2万 建立公众减排量捐赠机制 [6] 碳普惠生态体系 - 构建"场景建设-示范引领-激励完善-宣传推广-平台支撑"五位一体实施体系 [5] - 首创在核心赛场周边打造碳普惠生活区 联动场馆酒店商圈社区营造低碳氛围 [6] - 支持企业商家进驻碳普惠商城 鼓励对公众低碳行为实行实时激励 [6] - 开展低碳马拉松挑战赛 个人减排捐赠 低碳地图打卡等线上活动 [6] - 将碳普惠 碳交易 碳中和有机结合 形成生态价值激励闭环 [6] - 编印"广州优秀碳中和案例"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6]
助力十五运会碳中和,广州5大林场捐出近8.3万吨林业碳汇
南方都市报·2025-08-14 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