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歌曲丨再访鲁艺,那些嘹亮的抗战歌曲从这里唱响
新华网·2025-08-14 00:34

历史地位与影响力 - 鲁迅艺术学院(鲁艺)是1938年中国共产党于延安创办的文艺学府,汇聚冼星海、吕骥、郑律成等音乐大家,成为全民族抗战时期文艺创作核心[3] - 鲁艺创作《黄河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南泥湾》等经典抗战歌曲,以艺术形式组织民众、武装民众头脑,极大振奋全国抗日斗志[3][4][6] - 抗战时期延安被称为"歌咏城",鲁艺是音乐人才最集中地和抗日救亡歌曲主要发源地,学校、部队、工厂、机关普遍传唱其作品[4] 经典作品与创作历程 - 冼星海1939年在延安窑洞用六天六夜完成《黄河大合唱》谱曲,同年4月首演成功,1940年仅晋察冀边区即演出百余场[6] - 作品包括《生产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等,反映党的抗日主张、彰显民族精神,周恩来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6][8] - 《黄河大合唱》以黄河寓意民族形象发出战斗强音,《延安颂》吸引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生产大合唱》展现大生产运动景象[6][8] 当代传承与文旅发展 - 鲁艺旧址年均接待游客54万人次,近十年征集文物史料3万余件,临展专题展走向全国[9][11] - 成立延安版画艺术中心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基地,吸引10万余人采风创作,红色演艺融入《延安十三年》等文旅品牌[11] - 复建桥儿沟东山文艺家窑洞博物馆群,展示冼星海、贺敬之、丁玲等生活工作场景,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