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与制度优化 - 天津市河东区制定为基层赋能10项措施和减负10项举措 印发区级2025年社区组织依法协助工作任务计划清单 明确社区工作边界 实现报表减少和会议缩短[1]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修订模范机关评选表彰办法 将克服"机关病"和"衙门作风"纳入要求 制定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规则 推动年轻干部修好理论学习和基层实践课程[1] 政务服务与效能提升 - 最高人民法院完善12368诉讼服务热线工单闭环管理机制 建立"不立案"投诉督办渠道 实现群众诉求"一号响应、接诉即办"[2] - 交通运输部实施文件与减负一致性评估 推行"五个负面清单"管理 制定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明白卡" 出台展会和论坛活动管理制度[2] - 国家安全部修订作风建设制度 建立基层减负蹲点调研机制和10个观测点 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课题调研[2] 教育领域治理创新 - 九江市创建市直学校食堂食材阳光智慧采购平台 实现集中采购与配送 食品安全预防管控和供应商管理 扭转分散采购质量难控局面[3] - 清华大学开发辅助填表系统 打通数据共享渠道 持续推进通知和表格精简 解决院系师生反映填表多问题[2] 地方实践与机制创新 - 广州市花都区深化"10号工作室"群众服务机制 每月10日组织民情接待 通过区直部门现场办公和企业合作 为罗仙村安装60盏新型太阳能路灯[4] - 衢州市衢江区优化"揭榜破难"全链条机制 以改革创新任务为赛马场 任务牵头部门领导任导师 考评结果与任用晋升挂钩[4] - 重庆市南川区迭代优化25条营商环境政策 推出企业"近快办" 用地审批"一码办" 行政执法"综合查一次"等服务举措[5] - 云南省保山市制定党员干部"八小时外"活动监督措施 出台30条负面清单 涵盖交往圈 生活圈和娱乐圈三个方面[5]
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人民日报·2025-08-13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