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7月金融数据出炉,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3 14:28

金融统计数据总体表现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9% 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8% 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6.9% 均高于经济增速 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1]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较去年同期和全年提升0.3个百分点 为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提供根本支撑 [1] -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提前 上半年累计发行13.3万亿元 其中国债7.89万亿元同比增长36% 地方专项债发行约1.8万亿元 [4] M1-M2剪刀差变化 - 7月末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 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3] - M1-M2增速剪刀差为3.2个百分点 较去年9月高点收窄11个百分点 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循环效率提高 [3] - 大企业资金融通能力强 倾向于减少流动资金 中小企业为应对不确定性会预留较多周转资金 [3] 社会融资规模特征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较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高0.1和0.8个百分点 [4] - 贷款作为融资渠道的占比下降 企业融资日益多元化 需结合社会融资规模和M2等更全面指标评估金融支持效果 [4][5] -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包含贷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 能更全面刻画金融总量增长全景 [5] 人民币贷款分析 -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7月为传统信贷小月 [7] - 地方债务置换影响贷款约2.6万亿元 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影响贷款近7000亿元 还原后贷款增速会更高 [8]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同比增长8.5% 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9] 融资成本与结构优化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5和30个基点 [9] - 银行经营思路从"比规模、比增速"转向"比服务、比精准" 挤出虚增空转贷款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8]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 重点支持普惠小微、制造业等领域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