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28日获中国证监会批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注册批复[1] - 公司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476万股 发行价格为42.92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106269.92万元[1] - 扣除发行费用6758.59万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为99511.33万元[1] -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对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审验 并于2022年4月7日出具验资报告[1] - 募集资金到账后实行专户储存管理 与保荐人及监管银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1] 募投项目调整及使用情况 - 因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招股说明书拟投入金额 公司于2022年6月进行第一次调整[2] - 2024年4月公司进行第二次调整 涉及创新药研发项目和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资金分配[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累计已投入募集资金87144.71万元[2][4] - 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超出拟投入部分 系募集资金利息收益所致[4] 募投项目子项目调整 - 创新药研发项目原包含HC-1119、HP518、HP501及HP537四个子项目[4] - HC-1119已于2025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4] - 公司决定暂停HP501子项目后续研发推进[4] - HP501为URAT1抑制剂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投入募集资金8111.25万元[4] - 剩余募集资金12172.6万元将投入HP518和HP537项目[4] 在研项目进展 - 核心产品HC-1119为治疗前列腺癌的氘恩扎鲁胺软胶囊 已获批上市[5] - HP518为口服AR PROTAC药物 系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口服AR PROTAC在研药物[5] - HP518中国Ⅰ期耐受性研究已完成 2024年12月完成中国Ⅱ期首例受试者入组[6] - HP518美国FDA临床试验申请于2023年1月获批 澳大利亚Ⅰ期临床试验已完成[6] - HP518临床数据展现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mCRPC患者中显示有效性信号[6] - HP537片中国临床试验申请于2024年2月获NMPA批准 美国申请于2024年7月获FDA批准[6] 项目调整原因 - URAT1靶点领域竞争激烈 国内已有药企产品获批上市且多项III期临床进行中[5] - 公司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商业化为导向 决定调整HP501投入[5] - PROTAC技术被视为生物医药领域革命性技术 可靶向不可成药靶点及解决耐药性问题[5] - 公司在PROTAC研发领域积累丰富技术经验 布局多个品种[5] 技术平台与商业化能力 - 公司自主搭建四大技术平台:靶向蛋白降解(PROTAC)技术平台、氘代药物研发平台、靶向药物发现与验证平台及转化医学技术平台[7] - 技术平台覆盖创新药开发及产业化全技术环节 形成从早期研发到商业化的研发优势[7] - 公司已实现产品商业化落地 系统化推进商业化能力建设[7] - 正构建覆盖市场准入、渠道拓展、终端覆盖及品牌建设的完整商业化体系[7] 调整影响与可行性 - 本次调整基于市场环境变化和研发战略规划 旨在提升研发效率与资金使用效能[7] - 调整不会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相关研发费用已在发生当期计入损益[7] - 公司将持续结合资金储备情况进行整体衡量 合理规划研发管线资源配置[7] 审议决策程序 - 公司于2025年8月13日召开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监事会第十次会议 审议通过项目调整议案[8] - 董事会、监事会发表明确同意意见 保荐人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8] - 上述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