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 - 纪念馆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畹町镇,紧邻中缅边境,依山而建,包含纪念馆、纪念碑和纪念公园 [5] - 纪念馆于2017年7月7日开馆,是中国首个以南侨机工回国抗日为主题的纪念馆,免费开放,展览分为8个部分 [9] - 馆内收藏1200余张历史照片、2000余件实物及5处情景再现,展现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抢运抗战物资的事迹 [9] 南侨机工历史背景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滇缅公路成为中国与外部联系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全长1146公里,1938年8月通车 [5] - 1939年2月7日,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发布通告,征募熟悉汽车驾驶与维修的华侨青年回国服务,支援滇缅公路运输 [5] - 1939年至1942年间,3200余名南侨机工分批回国支援,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缅甸、越南、泰国等国,其中至少有5名女性 [6][11] 南侨机工贡献与牺牲 - 3年间,南侨机工通过滇缅公路共抢运50多万吨军需物资,平均每日输入量保持在300吨以上 [11] - 同期有1000余名南侨机工牺牲在滇缅公路上,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祖国 [11] 纪念馆藏品与后人传承 - 馆内收藏南侨机工相关证件和物品,如陈昭藻的英文护照、林熙庚的英文驾照、邝振声的机修工具、谢川周的日记本、黄迎风的钢笔等 [4][7][8] - 南侨机工后人积极参与纪念馆建设,捐赠历史实物,如陈达娅捐赠父亲遗物,林晓昌筹建纪念碑,叶晓东担任守碑人 [10][12] 纪念馆社会影响与未来计划 - 2019年成为复旦大学教学基地,举办图片实物展,原定3天的展览因反响热烈延长至7天 [11] - 融合傣族剪纸创作的《南侨机工 赤子功勋》被多家文博机构收藏,剪纸动画作品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广泛传播 [11] - 未来计划通过馆校合作、文创开发、特展策划及现代技术推动展品走出馆门,传扬南侨机工故事和精神 [13]
守护南侨机工的记忆丰碑(侨·博物馆⑦)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8-12 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