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阴阳菜单”砸了文旅招牌(民生观)
人民日报·2025-08-12 22:07
事件概述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一餐厅因对本地游客收取198元羊肉菜品而对外地游客收取298元 存在价格双标和缺斤短两行为 被市场监管部门警告并处以10万元罚款[1] 行业影响分析 - 商家欺诈行为会严重损害本地餐饮行业声誉和旅游产业形象 影响游客体验并形成负面城市印象[1] - 暑期旅游旺季期间此类短视行为可能加剧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信任危机 对行业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1] 经营规范要求 - 商家需坚持诚信经营原则 在保证质量基础上实现价格公开透明 避免虚标价格或区别定价[2] - 优质产品与服务结合实在定价策略 是赢得口碑和长期生意的立身之基[2] 监管机制建设 - 监管部门需通过巡查工作查处价格欺诈 模糊标价 缺斤短两等违法违规行为 并从严从速责令整改[2] - 建立奖惩机制对诚信经营者奖励 对蓄意欺客者处罚 对情节严重者实施关停取缔措施[2]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畅通投诉渠道并降低维权成本 对消费者反映情况快速跟进调查[2] - 督促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并及时公开处理结果 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 协同治理体系 - 商家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 通过各方协同发力共同维护市场秩序[2] - 建立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游客与旅游目的地实现双向奔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