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加速推进 - 北京市2022年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 试点从石景山区扩大到全市范围 [1] - 重庆市和徐州市等多地2022年起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大到全市 实现制度保障全覆盖 [1][7] - 国家试点城市增至49个 参保人数超过1.4亿人 累计160万失能群众获益 [4] 试点成效与市场参与 - 北京市石景山区累计享受待遇3284人 其中实时享受2704人 [3] - 专业护理机构数量显著增长 石景山区签约机构从30多家增至70多家 护理人员从200人增至500人 [4] - 泰康养老在22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和22个非国家级试点城市参与经办服务 [4] - 年人均减负超过1.5万元 有效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4] 筹资机制与保障标准 - 石景山区筹资标准为180元/人/年 城镇职工由单位和个人按5:5分担 城乡居民由财政和个人按5:5分担 [3] - 待遇保障水平为3000元/月 覆盖符合规定的长期护理费用 [3] - 无锡市调整筹资结构 个人缴纳30元/人 政府补助20元/人 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筹集60元/人 居民医保统筹基金筹集40元/人 [8] 人口基础与政策支持 - 2021年我国约1.9亿老年人患慢性病 失能失智人数约4500万 [5] - 75%老年人患一种及以上慢性病 16%存在失能或部分失能症状 4.8%处于完全失能状态 [5] - 国家层面出台《"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强调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 [7] 现存挑战与发展方向 - 个人缴费意愿不足 部分退休人员要求退费 城乡居民参保意愿低 [10] - 评估标准不统一 石景山区使用民政部门评估量表与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存在差异 [10] - 筹资机制较单一 多数试点依赖医疗保险划拨或政府财政补贴 未实现真正多元化 [9] - 需加快护理服务供给能力建设 解决养老服务机构用房难、老年下楼难、服务上门难等问题 [9]
多地试点扩面 社保“第六险”或加速铺开
新华网·2025-08-12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