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总体表现 - 今年前7个月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 [1] - 7月单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6.6%,延续了5月以来的增速回升态势 [1] - 外贸强劲增长得益于物流恢复、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及稳外贸政策效应 [1] 出口表现与分析 - 7月出口按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23.9%,创2021年3月以来新高;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长18%,均超市场预期 [2] - 出口增长动力包括生产物流通畅、海外需求旺盛、能源成本优势及产业链竞争力 [2] - 海外高通胀推升制造业成本,而国内能源价格稳定、工业品价格增速较低,有助于制造业抢占出口份额 [2] - 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竞争力增强,叠加海外新能源需求上升,带动相关产品出口 [2] - 7月对欧盟出口大幅增加,是推动出口超预期的重要因素 [2] 出口结构特点 - 前7个月对东盟、欧盟出口分别增长19.1%和19.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19.8% [3] - 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20.9%,高于总体14.7%的增速 [3] - 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其中汽车出口同比大幅增长54.4% [3] - 出口结构优化体现在东盟作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一带一路”及RCEP成员国贸易迅猛发展等方面 [3] 进口表现与内需 - 7月进口按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7.4%,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长2.3%,增速均较上月加快 [4] - 进口回升源于稳增长政策落地,汽车消费、旅游出行等数据修复,带动内需回暖 [4] - 能源和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也从价格层面拉动进口增速 [4] - 前7个月原油、煤炭、天然气和大豆进口呈现“量减价扬”特点,例如煤炭进口量减18.2%但均价涨93.2% [4] 未来展望 - 外贸发展韧性充分展现,有助于缓解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 [5] - 出口有望保持较强韧性,进口需求有望继续恢复 [5] - 外贸结构优化、企业创新及政策显效将降低海外需求减弱的不利影响 [6] - 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生产效率高的优势将在高通胀环境下进一步显现 [6] - 海外需求依旧旺盛,汽车、服装等出行相关商品出口将支撑整体增长,物流改善亦将产生积极影响 [6] - 供给修复和海外需求释放等积极因素预计在三季度继续支撑出口 [6] - 国内需求稳步恢复将提振进口,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有望推动进口环比改善 [6]
10.4% 前7月外贸实现较快增长
新华网·2025-08-12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