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债券市场向制度型开放转变
新华网·2025-08-12 06:20
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程 -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是外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1][3] - 债券市场总规模截至2023年5月末位居全球第二 较2012年末增长4.3倍 [1] - 境外机构托管余额达3.74万亿元人民币 占市场总量2.7% [1] 对外开放阶段与渠道演变 - 2002-2009年主要通过QFII渠道投资 额度有限 [1] - 2010-2014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境外央行等机构开放 [1] - 2015年后准入条件放宽 2017年7月"北向通"启动标志性突破 [1] - "债券通"实现境内外交易平台与结算系统双向对接 覆盖1038家境外机构 [2] 市场结构与投资偏好 - 境外投资者主要持有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 [3] - 信用债市场外资占比偏低 因境内外评级体系差异及未纳入全球指数 [3] - 境外机构类型随便利化措施推进呈现多元化趋势 [2] 短期影响因素与长期潜力 - 中美利差倒挂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短期外资持债规模 [3] - 实际利率角度中美利差仍处高位 因美国通胀高企 [3] - 人民币债券占全球储备比例约7% 较其他主要货币有提升空间 [3] 未来发展重点 - 需完善信用体系改革 风险对冲工具及金融基础设施 [3] - 推动由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 [3] - 金融高水平开放将促进债券市场成熟化发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