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集采政策调整 - 国家医保局明确集采不再以最低价作为唯一标准,要求报价最低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 [1] - 财政部赋予评审委员会对异常低价进行"合理性判断"的权力,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7] - 政策转向推动集采向更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确立"优质优价"导向 [1][7] 超低价中标现象及影响 - 某地集采设备总预算过亿但最终使用资金仅1000多万,表面"节省"引发行业关注 [1] - 超低价迫使企业缩减核心配置、采用低等级元器件、牺牲品控,导致设备"采购即报废" [3] - 部分基层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率不足40%,因设备性能不佳或操作复杂被弃用 [3] - 某地公立医院购买医疗设备长期闲置造成连年亏损 [3] 行业生态与高端化发展 - 极端低价策略破坏行业价格体系,削弱高质量企业创新能力 [5] - 低价竞争消耗产业爬坡能量,削弱行业创新投入能力 [5] - 可能导致"技术断路",使产业丧失高端跃升能力和未来竞争力 [5] - 行业正处于向高端化发展的关键爬坡期,需要利润支撑和市场培育 [5] 设备质量与患者影响 - 低价设备图像质量不佳、诊断精度不足、功能缺失,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7] - 设备频繁故障迫使患者重复检查,增加经济成本 [7] - 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因设备问题延误诊疗或被迫转院情况常见 [7] 集采"好设备"标准 - 品质性能:技术先进性、成像质量、稳定耐用性及升级潜力 [9] - 临床适配性:匹配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实际需求 [9] - 售后服务体系:5年以上质保、快速响应维修、充足备件及专业培训 [9] - 浙江省提高技术参数权重拦截"低价低质"产品 [9] - 河北、山西将关键临床实用功能列为实质性响应条款 [9] 行业领先企业动向 - 某医疗品牌影像设备制造基地利用AI优化智能制造流程 [10] - 通过国产创新和供应链建设提升设备质量和响应速度 [10] - 为长期服务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10]
医疗设备集采如何实现三方共赢
搜狐财经·2025-08-12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