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总体表现 - 长三角41个城市上半年经济数据全部公布 上海以26222.15亿元GDP位居首位 舟山以6.9%增速领跑[1] - 9个万亿GDP城市上半年总额均突破5000亿元 成为区域稳增长核心支撑 温州(4831.9亿元)和徐州(4509.3亿元)为准万亿之城[1][5] - 34个城市GDP增速不低于全国5.3%水平 17个城市增速超6% 舟山(6.9%)、绍兴(6.8%)、淮安(6.8%)增速位列前三[2][12] 重点城市经济表现 - 上海GDP 26222.15亿元(增速5.1%) 第三产业占比79.1%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6% 人工智能相关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收入增长1.3倍[6] - 苏州GDP 13002.35亿元(增速5.7%) 第二产业贡献率超4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56.4% 传统电气机械及纺织服装产业同步增长[7][8] - 杭州GDP 11303亿元(增速5.5%)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25.4%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17.8% 高端装备产业生态圈形成完整链条[8] - 南通GDP 6581.2亿元(增速5.8%)超越合肥 船舶出口增幅达177.4% 合肥保持6.0%增速领跑万亿之城 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增长30.7%[9] 产业发展特征 - 工业成为主支撑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效果显著 舟山电力生产供应业增长28.7% 船舶修造业增长24.0% 石油化工业增长8.2%[13] - 服务业贡献突出 上海信息服务业增长14.6% 舟山服务业增速7.5%居浙江省首位 海洋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6][13] - 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强劲 合肥支撑安徽成为汽车第一大省 上半年汽车产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一[9] 区域协同发展 - 6大都市圈(上海/杭州/苏锡常/南京/合肥/宁波)发挥核心带动作用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程度提升[4][14] - 宁波都市圈整合舟山、台州海港资源 实现资源互补和经济互动 舟山通过海洋产业链实现高速增长[13][14] - 中心城市辐射效应显著 通过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带动中小城市发展 形成产业集群和创新共同体[11][14]
长三角万亿城市排位生变,南通逆袭超过合肥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2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