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 从需求端发力降低贷款成本 贴息资金由贷款经办机构在收取利息时直接扣减[1] - 政策覆盖工薪阶层和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人群 依托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差异化客群基础增强普惠性[1] - 贴息利率为年化1% 相当于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贴息计算基数为政策执行期内符合条件的消费汇总金额[8] 支持范围与对象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7][8] -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8]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5家大型消费金融公司 同时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对其他金融机构给予贴息支持[8] 操作流程与实施机制 - 借款人需授权经办金融机构获取账户交易信息用于贴息审核 授权遵循自愿原则 不同意授权则不享受贴息政策[2][10] - 中央财政向省级财政部门预拨贴息资金 省级财政部门审核拨付季度贴息资金 政策执行期满后办理清算[9] - 建立三层审核机制:贷款经办机构内部审核、金融监管局汇总、地方财政部门审核确认 后期财政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开展专项核查[12] 政策实施期限 - 政策实施期限为1年 具体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到期后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9] 监管与执行保障 - 要求贷款经办机构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展授信评审 合理设置贷款额度期限利率 加强信贷资金用途和风险管控[7] - 明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及地方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 将政策执行情况纳入日常监管[7][13] - 建立中央与地方专项工作机制 协同做好资金审核拨付和监督检查 压实贷款经办机构主体责任[13]
财政部:此次出台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 降低个人消费贷款成本
智通财经网·2025-08-12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