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单潮与新规并行,银行反洗钱监管升级
第一财经·2025-08-12 10:51
反洗钱监管处罚情况 - 8月前半月8家银行因反洗钱违规被处以百万元级罚款 上海银行单笔罚没金额达2921.75万元[1] - 6月全国18个省级行政区开出185张罚单 罚没总额7909.08万元 其中机构罚款6530.23万元 个人罚款219.55万元[1][3] - 罚单覆盖银行、支付机构、保险等57家机构及113名个人 单月罚单数量和金额创纪录[1] 银行机构违规案例 - 上海银行因八项违规被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46.95万元 同时处以2874.8万元罚款 多名高管被追责[2] - 珠海华润银行被罚334.75万元 4名高管连带受罚 违规涉及客户身份识别不充分等问题[2] - 河北10家县域机构因"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等问题被罚 单笔金额介于22万元至221万元[3] 监管制度完善 - 央行联合两大金融监管部门推出《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4] - 新规要求银行在开户、办理5万元以上现金业务等场景开展客户尽职调查[5] - 体现"区别对待、基于风险"原则 对低风险业务简化流程 高风险业务加强尽调[6] 银行业转型挑战 - 反洗钱技术系统滞后 无法满足数据实时监测要求 系统与实际业务衔接不足[3] - 大型银行总行对基层分支机构管控存在跨部门协作壁垒[3] - 农商行、农信社在6月罚单中占比超八成 基层网点风险控制薄弱[3] 业务影响与应对 - 零售业务开户、存取款、理财销售环节面临更高合规门槛[6] - 对公业务大额资金划转、跨境结算需加强尽职调查[6] - 银行需加大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投入提升可疑交易识别精准度[7] - 反洗钱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合规视为核心竞争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