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 25%至4 5%不变 投票结果为9-2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9月降息判断"为时过早" 但鸽派声音迅速成为主流 沃勒在议息会议上要求降息25个基点 [2] -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预计2025年降息两次 副主席鲍曼支持降息三次并敦促9月启动降息 [3] - 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9月降息概率高达91 5% 较此前预测的80 3%和89 4%显著提升 [3] 经济数据与降息诱因 - 7月非农就业数据暴雷 新增岗位仅7 3万个 远低于预期的11 5万个 5-7月平均新增岗位仅3 5万个 [3] - 5-6月就业数据合计下调25 8万个 特朗普以"伪造数据"为由开除劳工统计局局长 加剧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 [3][4] - 非农就业数据作为关键衰退指标 其疲软表现削弱了美联储维持现有利率的理由 [4] 政治干预与美联储独立性 - 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 威胁调查其工程项目并公开批评鲍威尔 [5] - 特朗普提名亲信史蒂芬·米兰进入美联储理事会 米兰主张重构决策机制 与特朗普经济政策高度协同 [6] - 米兰曾设计"海湖庄园协议"核心理念 主张通过美元有序贬值和关税谈判解决贸易逆差 [6] - 特朗普任命的鲍曼和沃勒已占据美联储关键席位 政策决策的政党倾向性可能增强 [7] 降息潜在影响 - 降息利好高负债行业(如房地产)和高杠杆创新企业 可能提升美债市场流动性 [8] - 2024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达8820亿美元 降息可缓解利息压力 但"大而美法案"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至41万亿美元 财政赤字达4万亿美元 抵消降息效益 [8] - 特朗普提名米兰后 美国国债拍卖连续三次表现不佳 长期美债需求疲软 [8] - 降息可能催生新资产泡沫 新兴市场或受益于资本流入 但非美货币被动升值带来调控挑战 [9]
顶住特朗普5次施压后,美联储终于要“投降”了
新京报·2025-08-12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