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 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 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1] - 2015年至2023年通过虚假贸易业务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198亿元 累计虚增利润总额超7620万元 [2] - 虚假贸易业务涉及子公司包括北京大唐高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鸿数据 高鸿恒昌 高鸿鼎恒和高鸿鼎远 业务资金 合同 物流单据流转形成闭环 无实际货物流转 [2] 欺诈发行与资金募集 - 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文件引用2018年至2020年虚假业务数据 构成欺诈发行 [3] - 2021年4月证监会批准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 募集资金总额达12.50亿元 [3]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拟罚款1.6亿元 其中公司被罚1.35亿元 9位董监高合计被罚2675万元 [1][4] - 董事长兼时任总经理付景林被处以750万元罚款 并被市场禁入10年 [4] - 配合造假的第三方南京庆亚实际控制人江庆被警告并罚款700万元 同样被处市场禁入10年 [4] 退市风险 - 公司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1] - 2020年非公开发行构成欺诈发行 2015-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4] - 目前尚未收到正式处罚决定 若最终认定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5] 行业监管态势 - 监管部门对证券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 严打"害群之马"以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1] -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追究刑事责任案例明显增多 多部门综合惩防体系加快构建 [7] - 监管打击力度显著增强 形成"露头就打 打则从严"的震慑效应 提高资本市场规范化水平 [7]
上市公司持续9年财务造假、虚增收入近200亿元!
经济网·2025-08-12 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