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100城开放路权,“无人车配送”迎爆发临界点

行业发展趋势 - 无人配送系统已到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临界点 被视为最具潜力实现规模化的场景[1] - 全国103个城市开放无人配送车辆路权 覆盖超80%主要物流节点城市[1] - 全国无人配送车保有量突破6000台 较2024年增长超50%[1] - 应用场景覆盖快递即时配送商超零售等100余类 累计完成订单交付量超1亿件[1] - 主流物流无人车普遍采用L4级技术 可在开放道路实现全无人运输[2] - 具有低速短驳特征 单程进行5-20公里短距离运输 可取代货运三轮车[2] 企业动态与融资进展 - 美团无人配送车在深圳CBD核心区域开启常态化测试运营[1] - 顺达同行和顺丰投资向白犀牛智达分别出资9954万元和5688万元[1] - 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九识完成近3亿美元B轮融资 白犀牛完成2亿元B轮融资[2] - 九识发布新车型E6 裸车售价低至1.98万元 FSD月度订阅服务低至1800元/月[2] - 新石器获得国内超250个城市路权 在全球13个国家交付超5000辆无人车[3] - 九识智能在全国200余个城市常态化运营[3] - 顺丰在湖南郑州鄂尔多斯深圳等地投放无人车[3] 运营效益与成本影响 - 华源证券测算2025年顺丰因无人车投入有望较2024年降低运营成本1.89亿元[3] - 单车降本幅度达2186元/月 2026年降本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3] - 无人车降本或将改善快递加盟商盈利状况 间接影响快递企业总部报表[3] - 各企业无人车替换节奏存在差异 或加速成本分化和格局变化[3] - 主要应用场景为快递网点到社区配送 可增加快递员面客时间优化企业收入结构[2] 政策支持与监管挑战 - 路权成为制约规模化运营核心变量 存在法律身份模糊和监管碎片化问题[3][4] - 深圳探索"无人车2.0"发展规划 率先推动无人物流规范化规模化商业化发展[4] - 推行"公交+物流+无人车"融合创新模式 利用公交场站网络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4][5] - 深圳累计落地近400台车 开通线路670余条 目标年底落地1000台规模[5] - 北京与深圳探索分级管理体系 在产业发展与规范监管间实现平衡[5] 技术发展与安全保障 - 车辆运行数据全量接入政府平台 实现动态数据监督与调度[4][5] - 配备远程监督安全员和线下网格安全员 保障安全运行与紧急处置[5] - 深圳实现全市车辆标识统一 为构建功能型无人车管理制度提供实践依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