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这次机器人大会,大家都把“想赚钱”写在了明面上
机器人机器人(SZ:300024) 36氪·2025-08-12 04:13

展会盛况与行业热度 - 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展会观众数量显著增加 拥挤程度较去年提升超过一倍[1][4] - 参展企业数量增多 展位规模扩大 小型展位被大型特装展位取代[8] - 观众结构从专业人群转向大众家庭 亲子观众比例明显上升[6][7] 行业结构变化 - 展会分类方式从传统应用场景(如工业、农业机器人)转向以人形机器人为主导[10][11]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快速发展 新兴企业大量涌入 推动行业更新换代[9][12] - C场馆从边缘展区转变为人形机器人企业聚集地 专业度与主展馆相当[9] 技术展示与娱乐化趋势 - 人形机器人功能展示多样化 包括T台走秀、舞蹈、拳击、足球赛、物品抓取和咖啡调制[15][21] - 技术能力显著进步 体现在动态平衡、环境适应性、能源管理和高精度控制等方面[20][21] - 企业通过娱乐化表演(如京东直播带货、宇树科技擂台赛)吸引公众关注并展示技术实力[13][18] 商业化落地探索 - 企业商业化意图明确 直接展示产品价格(如灵巧手售价1.8万元)和招募代理商[26][28] - 文旅场景成为当前最成熟的应用领域 包括景区表演、NPC角色扮演和博物馆解说[24][32][34] - 机器人主题餐厅(如EX机器人餐厅)火爆 体现商业化变现能力[31][32] 资本与巨头动态 - 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活跃 截至7月共发生107起融资事件 总金额达278.79亿元 超过去年全年[37] - 互联网巨头(京东、华为、腾讯、蚂蚁集团)正式进入行业 带来资金和场景资源[37][38] - 行业竞争加剧 时间窗口压缩 但巨头同时提供确定性落地场景(如零售配送、外卖业务)[37][38] 行业阶段判断 -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应用 技术成熟度提升 应用场景多元化[7][9][21] - 行业进入硬碰硬竞争阶段 草莽时代结束 未来将围绕实际应用落地展开较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