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计评审想要有效果,DRBFM前先把这三件事做好
36氪·2025-08-12 02:12

核心观点 - DRBFM(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评审)的核心目标是在设计阶段预防质量缺陷 但实际落地中常因准备环节缺失导致失败 高效实施需聚焦三个关键环节:参与者选择、时间点把握和产品理解 [1][2][9] 参与者选择 - 必须包含两类专家:直接关联技术专家(设计、质量、生产工艺)和要素技术专家(材料、加工工艺、连接工艺等) [3][4] - 跨部门跨专业组合能扩大技术覆盖面 使防护网更严密 [4] 实施时间点 - 需在三个关键节点介入:概念设计阶段(发现方向性风险且改动成本低)、详细设计阶段(主战场 按功能模块细分讨论)、重大设计变更时(视为重新设计并关注间接影响) [5][6] - 时间点错误会导致讨论沦为事后总结 [6] 产品理解要求 - 需明确四方面:品质要求(涵盖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多维指标)、使用环境(量化温度/湿度/振动等压力数据)、变化点(风险高发区)、历史问题案例(避免旧病复发) [7][8] - 理解不彻容易导致讨论表面热闹但结果空洞 [7][8] 成功要素总结 - 会前准备占八成工作量 需同步完成参与者选择、时机把握和产品信息掌握 [9] - 最终目标是让设计更可靠并防患于未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