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2025-08-11 22:01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 -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借鉴和超越了西方经济学 是立足国情 放眼世界 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 [1] - 习近平经济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构建新的生产力理论 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只讨论在给定生产力边界条件下调整生产关系来释放生产力 而不讨论如何推动生产力边界拓展的理论局限 [3][4][8]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揭示先进生产力不断涌现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 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载体 以资本 劳动 土地 数据等生产要素为最小组成元素 [6][7]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中国特色 - 习近平经济思想紧扣我国发展阶段 回应我国发展的现实问题 贡献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方案 彰显经济学的中国特色 [9] -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呈现时空压缩特征 在短短几十年内完成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 同步推进数字化 绿色化转型 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打破西方先污染后治理 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线性教条 [10] - 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国家优势 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 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形成优势互补 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突破西方小政府 大市场的治理教条 [11][12] 经济制度的中国特色实践 - 经济制度的中国特色体现在所有制结构上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 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压舱石作用 民营企业在创新创造 吸纳就业 活跃市场等方面展现强大活力 [13][14] - 经济制度的中国特色体现在资源配置上是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独特的资源配置机制 既避免市场失灵的弊端 又克服政府干预的低效 [15] - 经济制度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发展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 加强基础性 普惠性 兜底性民生建设 [17] 高质量发展实践成果 - 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0万亿元 稳居世界第二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00美元上升到2024年的超过1.3万美元 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19] - 在创新发展方面 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8%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5G通信 高铁 特高压输电等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 - 在绿色发展方面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高 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升 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 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 [21][22] - 在共享发展方面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22] 中国式现代化路径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23] - 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方面 我国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 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 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3] - 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方面 我国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构建初次分配 再分配 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加大税收 社保 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24] -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方面 我国坚持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