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朗普冲击下的全球化何去何从?
搜狐财经·2025-08-11 15:15

全球经济碎片化趋势 - 全球经济碎片化表现为贸易和投资联系减弱 制度与结构层面呈现新演化形态 可能形成"关系化的面条碗"或"多锅分灶型全球化"新格局 [18][19] - 中美专家投票显示 100%中国专家和45%美国专家认为全球商业活动减少 全球经济走向碎片化 55%美国专家认为美国将被孤立而中国加强与其他国家关系 [2] 企业战略调整 - 跨国公司采取"最小化成本"战略应对政策不确定性 通过暂存保税区 寻找替代来源国等方式降低应对成本 [3][4] - 美国制造业呈现"内增外减"投资趋势 国内生产投资增加 对外投资减少 进口有效平均关税率超18% 达1930年中期以来最高水平 [5][6] 国家层面应对策略 - 多国采用国家版"最小化成本"战略 通过口头支持 赠送礼品 高调承诺非约束性投资等方式换取谈判筹码 如欧盟6000亿美元投资为"非绑定承诺" 日本5500亿美元以贷款和担保形式出资 [7] - 欧盟承诺三年购买7500亿美国能源 但实际执行面临基础设施投资等现实约束 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不现实" [8] 贸易协议执行困境 - 美国与越南等国达成的框架性协议缺乏转运定义 测量方法等关键执行细节 给"最小化成本"战略提供操作空间 [9] - 特朗普政府无法提供可置信承诺 已签署的正式贸易协定也可能以"国家安全例外"理由违背 使其他国家难以完全依赖协议 [10] 美国关税政策局限性 - 对中国关税税率与财政收入呈倒U型曲线 过高税率导致税基消失 5月12日中美达成和解调降关税 [13] - 对其他国家难以征收过低关税 平均有效关税率从3%升至18% 需广泛征收可观关税以实现制造业回流目标 [12][13] 区域经济整合挑战 - 欧盟与CPTPP国家联合面临法律兼容性 地缘政治考量等挑战 虽可能创造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但技术谈判复杂度高 [16][17] - 东亚地区国际贸易占比仅45% 低于欧盟60%以上 缺乏欧洲地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存在地缘政治隔阂和安全依赖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