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又一险资系私募获批 超两千亿“长钱”加速入市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1 10:56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资产获批设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响应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1] - 试点已推进三批 总规模达2220亿元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中邮保险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等 [1][2][3] 试点规模与实施细节 - 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获批 中国人寿与新华人寿联合出资500亿元设立鸿鹄基金 截至2025年3月初全部投资落地 [2] - 第二批试点于2025年1月启动 规模520亿元 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等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 [2] - 第三批试点于2025年3月启动 规模600亿元 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获准参与 [2][3] - 太平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5万亿元 新设私募基金将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和符合保险资金特性的投资策略 [2] 基金类型与投资策略特点 - 基金类型多元化 鸿鹄志远一期为公司型基金 二期和三期为契约型基金 后者具有易标准化、设立简便、份额转让便利优势 [4] - 呈现"国家政策+地方实践"特点 例如深圳引入险资设立百亿级平安基金 90%投向本地基建和产业项目 存续期限不超过15年 [4][5] - 险资系私募基金倾向投资大盘蓝筹股、优质高股息标的 如鸿鹄志远重仓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中国电信等A股股票 [5][6] - 投资方向聚焦金融、能源化工、公用基础设施、消费、新能源转型及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 [6] 险资入市规模与配置变化 - 2025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股票持仓市值达2.65万亿元 长期股权投资规模2.60万亿元 合计占比超16% 较2024年末显著提升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8.4% 较年初提升0.9% 长期股权投资占比从7.77%升至8.27% [8] 险资举牌动向与偏好 - 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达22次 超2024年全年 被举牌公司普遍具备高分红及稳定ROE水平 历史三年平均股息率约5.3% [7] - 公用事业和银行板块受青睐 例如弘康人寿举牌港华智慧能源 持股1.8163亿股(占比5.00005%) [7] - 银行股尤其是国有大行H股因业绩稳定、估值低、股息高特点 年内被险资举牌达10次 [7] - 一季度保险资金重仓行业中 非银金融、银行、公用事业、交运、电信服务、硬件设备、电气设备、有色金属、化工持仓市值同比大幅提升 仅房地产同比下降28.1% [7] 投资策略调整动因 -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 上市险企股票投资以FVTPL为主 股市波动对当期净利润影响较大 [8] - 通过配置长期股权投资或高股息(OCI)策略 可降低投资收益波动 优化资产负债管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