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中国半固态电池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梳理及产业链结构
搜狐财经·2025-08-11 04:44

半固态电池技术特性 - 半固态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细分类型,电解液含量占比5%-10%,兼具固态电解质和液态电解质[2] - 固态电解质材料决定电池性能参数,具有不易燃、耐高温、无腐蚀等特性[2] - 性能优于液态电池但次于全固态电池,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2] - 正负极材料可延续现有锂离子电池体系,但仍需少量有机溶剂和隔膜[2] 行业发展历程 - 1972年首次发现固态锂离子电池,2017年完成第一阶段研发,目前处于高速发展初期[5] - 萌芽期(1972-1999年):日本东芝发布薄膜全固态电池,中国列入"863"计划[6] - 启动期(2000-2016年):法国推出首个商业化固态电池应用,苹果布局研发[6] - 高速发展期(2017至今):中国突破电解质材料瓶颈,卫蓝新能源构建20GWh生产线[6] 政策环境 -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升动力电池产业化能力[8] - 2017年《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8] -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体系[8] - 2021年《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锂离子电池商业化[8] - 2023年《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新型储能电池技术突破[8] 市场供需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9年121万辆增至2021年352万辆,增长近300%[8] - 2021年同比增长156.93%,预计2022年达590万辆[8] - 新能源汽车热销将带动半固态电池需求增长[8] 产业链结构 - 上游:矿产、原材料和设备,固态电解质是核心原材料[10] - 中游:电池制造商,以氧化物为主流制造路线[10] - 下游:新能源汽车为主要市场,还包括储能和消费电子[10] 竞争格局 - 行业存在技术壁垒、资金及装备壁垒、环保壁垒[13] - 重点企业包括蜂巢能源、双登集团、天能电池等[23][24] - 行业集中度分析显示市场竞争状况[22] 发展趋势 - 2023-2025年预计实现量产并搭载新能源汽车[6]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开发和产能扩张[25] - 2025-2031年将迎来快速发展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