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取款超5万,需说明“来源”和“用途”?央行等三部门发文
搜狐财经·2025-08-11 01:16

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8月4日至9月3日 [1] - 新规取消2022年版监管规则中关于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2] - 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现金汇款、实物贵金属买卖等一次性交易金额超过5万元的业务时,仍需开展尽职调查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2] 历史背景 - 2022年针对自然人客户单笔存取5万元以上现金的反洗钱监管规则曾引发广泛社会争议 [3] - 当时公众意见分歧,部分认为增加业务繁琐性和隐私风险,部分支持其打击洗钱犯罪的必要性 [4] - 央行数据显示超过5万元的现金存取业务仅占全部现金存取业务的2%左右,对绝大多数客户影响有限 [4] - 该办法原定2022年3月1日实施,但于2月21日因"技术原因"暂缓实施 [4] 政策意义 - 《管理办法》是落实新修订《反洗钱法》和迎接2025年1月1日国际评估的举措 [4] - 新规细化了基于风险开展客户尽职调查的原则,有助于展现我国反洗钱工作水平 [4] - 政策调整关乎我国扩大金融行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作大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