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逆转趋势 - 全球贸易占工业产值比重自2008年以来持续下滑 标志着去全球化时代到来 [1] - 全球价值链重组 美国从中国进口占比降至17% 越南和印度份额持续上升 [1] - 制造业FDI加速流向越南、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 2024年越南FDI达250亿美元 [2] 中国制造业主导地位 - 中国制造业资本规模远超全球其他国家 美国、欧盟、日本、德国、韩国和印度制造业GDP均不足中国的20% [1][10] -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供应链正从中国向其他亚洲国家转移 [1] 美国企业全球化受益与挑战 -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 S&P 500(除金融)企业成本占销售比从2000年70%降至2024年62% [1][26] - 美国企业对亚洲供应链依赖度高 科技、消费、工业材料等行业超过30%供应商位于亚洲 [1][29][30] - 美国制造业回流成本极高 其最低工资是越南的27倍和墨西哥的10倍 [1][41] 欧洲贸易与能源压力 - 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2024年超过600亿欧元 [1] - 欧洲能源主权指数自2021年后显著上升 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能源安全压力加剧 [1] - 欧洲奢侈品牌如H&M、Zara和Primark仍有超过80%产能位于亚洲 面临供应链重构挑战 [2] 地缘避险与资本流动 - 日本企业对美直接投资持续上升 对中国投资下降 显示明显的地缘避险倾向 [2] - 资本流动呈现地缘避险特征 制造业FDA加速流向亚洲新兴市场 [2] 投资组合策略 - 构建"新全球贸易秩序赢家篮子"(SGBNTLDR)包括Caterpillar、Oracle和ASML等具备本土制造能力或受益于供应链重构的企业 [2] - "输家篮子"(SGBNTLAG)包括H&M、Porsche和Haier Smart Home等对亚洲供应链依赖度高、易受地缘风险冲击的公司 [2] 美元与贸易平衡 - 美国贸易逆差持续50年 美元走弱趋势中S&P 500上涨50% [20][21][44] - 美国实际有效汇率波动 平衡贸易逆差与资本流入存在矛盾 [16][17][18]
去全球化研究报告:新全球贸易秩序下的赢家与输家
搜狐财经·2025-08-10 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