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2025-08-10 12:26

全球新型储能发展态势 - 全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较2023年增长近一倍,新增装机约0.9亿千瓦 [2] -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增装机分别达1100万千瓦、60万千瓦、90万千瓦 [2]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7亿千瓦时(同比+65%),储能系统出货量2.4亿千瓦时(同比+60%) [2] - 美国加州投运328.7万千瓦时锂电池项目,英国苏格兰建成30万千瓦构网型储能项目 [3] 中国新型储能领先优势 -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占全球40%,较2023年增长130% [4] - 华北、西北合计占比55.5%,江苏、新疆等五省稳居装机前五 [4] - 单站规模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占比62%,储能时长2小时及以上项目占比86% [4] - 锂离子电池技术占比96.4%,电芯能量密度突破400瓦时/升,循环寿命达15000次 [6] 技术路线突破 - 压缩空气储能实现30万千瓦级关键装备自主可控,盐穴储气技术成熟 [6] -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功率密度翻倍,非氟离子膜进入中试 [6] - 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超5000次,铁-铬液流电池单堆循环达20000次 [6] - 2024年开展56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涵盖11类技术路线 [6] 产业与成本优化 - 2024年全国锂离子电池总产量11.7亿千瓦时(同比+24%),储能型锂电池占比22% [7] - 锂离子电池储能EPC价格下降25%,系统价格下降44% [8] -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价格下降20%,推动规模化应用 [8] - 2024年发布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18项,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8] 政策与市场机制 - 国家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能源法》明确其调节作用 [4] - 13个省份开展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20个省份明确辅助服务规则 [4] - 独立储能与共享储能占比46%,新能源配建储能占比42% [5] - 新型储能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911小时(较2023年+300小时) [5] 未来发展方向 - 2025年将编制"十五五"实施方案,明确新型电力系统定位 [9] - 技术攻关聚焦大容量、低成本、长时储能,推动标准国际化 [9] - 前沿技术储备包括固态电池、热泵储电、氢储能等 [6] - 锂矿资源全球占比从6%升至16.5%,电池级碳酸锂产量增长4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