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才政策体系 - 国家构建非遗人才培育制度体系 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修订草案补充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支持措施和增加传承人培养内容 [2] - 政策文件出台完善工作格局 以各级非遗行政部门为主导 非遗保护中心 非遗馆 非遗保护协会为骨干力量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 促进非遗薪火相传 [1] 非遗传承人才规模与现状 -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942人 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规模近4000人 [1] - 非遗项目传承队伍存在年龄老化 后继乏人等问题 [1] - 全国非遗工坊超过1.8万家 分布在2005个县级行政区 包括670个脱贫县和13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3] 人才培养与就业促进 - 非遗工坊带动相关产业链120余万人就业增收 [3] - 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10年 149所高校参与 举办1400余期研培班 覆盖1300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直接培训5.1万人次 [4] - 各地研培项目参与院校超过200所 惠及超过20万人次 [4] 创新传承模式与乡村振兴 - 发展非遗+研学和非遗+旅游模式 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 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3] -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海南五指山市等地通过创新探索助力人才留乡 [3] - 教育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加强非遗相关课程和教材建设 [4] 未来发展规划 - 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教育部等部门加强以研培计划为重点的非遗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工作 [4] - 支持高校加强非遗相关专业建设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强化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 [4] - 持续推进非遗传承人培养工作 形成可持续的传承生态 [3]
非遗传承队伍如何更加壮大?(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2025-08-09 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