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狮脑山上,英雄浩气贯长虹(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2025-08-09 22:11

百团大战历史背景 - 1940年8月八路军为打破日军"囚笼政策"发动百团大战 投入105个团 历时5个多月 是全面抗战以来华北最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2] - 日军1939年冬至1940年在华北实施"铁路为柱 公路为链 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 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扫荡[3] 战役关键数据 - 八路军共作战2174次 拔除据点2900多个 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5] - 4860位烈士姓名镌刻于英烈墙 实际牺牲人数更多[6] 重要战斗场景 - 破袭正太铁路时军民协同作战 不留一根铁轨枕木 使铁路线瘫痪[4] - 狮脑山激战六昼夜 八路军第129师385旅14团和769团靠黑豆苞米菜汤坚守阵地[4] - 桑掌大桥攻坚战由范子侠旅长率部在距敌60米处开炮 经3次攻击攻克[5] 武器装备与后勤 - 武乡县柳沟铁厂研制太行50小炮 总长85厘米手工打制 是首批试制成功的十门掷弹筒之一[8] - 阳泉矿工和民兵在狮脑山战斗中运送粮食弹药抢救伤员[10] - 晋中地区动员民兵超万人 提供蔬菜鸡羊炒面等物资[10] 人道主义精神 - 聂荣臻元帅照顾日本孤女美穗子姐妹并安全送还日方[6][7] - 战士杨仲山营救两名日本遗孤 体现人道主义光辉[7] 当代教育意义 - 百团大战纪念馆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10] - 针对青少年设计情景讲解与趣味问答 为成人举办专家讲座主题展览 为老年群体定制回忆活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