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万字访谈:揭秘GPT-5幕后艰辛,宣告超级智能前夜已至
36氪·2025-08-08 11:26
GPT-5技术突破 - GPT-5编程能力显著提升,7秒即可完成复杂编程任务如生成"贪吃蛇"游戏,成为即时创建定制软件的标志性工具[1][11] - 写作质量大幅改善,文本更自然流畅,减少了AI写作常见的刻板风格[21] - 可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与Gmail、日历等工具联动,并能主动提供建议[12] AI发展瓶颈与路径 - AI进化受四大核心因素制约:算力、数据、算法设计和明确的产品目标[1][26] - 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从数百万GPU扩展至数亿规模,能源供应成为最大瓶颈[26][28] - 数据获取进入新阶段,需探索合成数据及模型自主发现知识的能力[29] 行业应用前景 - 编程领域实现革命性突破,单人即可完成过去需数百人协作的软件开发[20][32] - 医疗健康领域可辅助诊断罕见疾病,未来或指导完整药物研发流程[33][34] - 预计2027年前将出现公认的AI重大科学发现,模型需提升千小时级任务的认知能力[22] 商业模式变革 - 个人创业者借助AI工具可创建十亿美元级公司,创造力和执行力门槛显著降低[1][32] - 算力或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公共资源,需探索新型分配方式[36] - 基础模型将如同晶体管般融入社会基础设施,催生上层创新生态[37] 技术演进历程 - 从GPT-1到GPT-5遵循"规模法则",模型效果随算力数据量提升呈可预测增长[13] - 引入强化学习后实现质变,发现推理能力存在更陡峭的规模曲线[14] - 研发过程中经历架构调整,认识到单纯扩大规模并非最优路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