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发布 - 山东省发布全国首个省级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 填补实操层面空白 为全国提供可参考的山东样本[1] - 细则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 涵盖竞价范围 主体资质 出清机制 竞价组织和履约保障[1] - 打破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观望等待局面 为各地落实136号文提供清晰路径指引[2] 竞价出清机制创新 - 采用边际出清加动态调整机制 按申报电价从低到高排序 以最后入选项目报价作为统一机制电价[3] - 设置50%红线 当边际机组入选电量不足申报量50%时取消资格 避免经济损失[3] - 按光伏 深远海风电 其他风电分类竞价 缺乏竞争时合并竞价 平衡技术差异与市场活跃度[3] 分布式项目参与机制 - 创新设计自主加代理双参与模式 自然人和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自主申报或委托代理商[4] - 自主申报自然人户用项目免除履约保函 显著降低竞价门槛[4] - 设置代理商单场代理容量上限10万千瓦 避免规模过大影响公平竞争[4] - 要求分布式项目并网满足可观 可测 可调 可控条件 推动融入电力系统调度体系[4] 价格形成机制设计 - 通过申报充足率动态调整竞价电量规模 避免竞争匮乏导致项目贴近上限价格申报[5] - 竞价下限参考先进电站固定成本折算度电成本设置 保障优质项目竞争优势[5] - 较低竞价下限促使主体按实际成本申报 推动机制电价真实反映新能源度电成本[5] 履约保障体系 - 构建差异化履约保函体系 未投产项目按装机容量和利用小时数缴纳保函 单个项目不低于6000元[5] - 已投产项目原则上免缴保函 代理商代理多个项目可合并开具保函 降低操作成本[5] - 区分6个月内延期与超6个月延期设置惩罚机制 前者按日扣除保函金额1‰ 后者扣除全部保函并取消三年竞价资格[6] - 针对不可抗力预留豁免通道 经审核可免除考核[6] 市场竞争格局变革 - 推动新能源企业竞争逻辑从资源依赖转向效益比拼 以项目造价成本为核心竞争项目[8] - 倒逼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降低度电成本 如高效光伏组件和智能风电设备[8] - 分类竞价兼顾不同技术成本差异 避免不公平竞争[8] - 激活小微主体参与活力 防止代理商垄断 形成多元主体公平博弈格局[8] 社会经济效益 - 构建企业盈利 用户受益 生态改善的多元价值协同[9] - 竞价上下限保障新能源企业合理收益 通过竞争挤出价格水分 让用户共享技术进步红利[9] - 动态调整机制电量规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履约保函制度促进项目高效落地[9] - 机制电量与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挂钩 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9] - 四可要求使分布式电源从调度盲区升级为电网可控资源 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9] 行业高质量发展 - 引导行业从规模扩张迈向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10] - 激励企业突破技术瓶颈 推动光伏和风电等领域持续创新[10] - 系统协同能力成为分布式电源必备素质 通过技术改造融入电网调度体系[10] - 多元主体在透明规则下博弈 严格信用约束将失信主体挡在市场门外[10] - 对隐瞒资质和串通报价等行为实施严厉处罚 推动形成合规经营行业生态[10]
山东开创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新范式
中国电力报·2025-08-08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