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核心观点 -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扩大至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等四类非银行金融机构 此举有助于拓宽非银机构资产配置渠道 促进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长期稳定繁荣 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 非银机构资产配置优化 - 非银机构此前主要依赖QDII额度出海投资 但QDII额度稀缺且审批周期长、使用限制多 债券通南向通为其投资海外债券建立高效通道 [2] - 南向通提升非银机构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 增强投资收益弹性 例如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8% 香港10年期政府债收益率2.99%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4.34% 显著利差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 [2] - 南向通有助于化解优质资产荒 增强资产负债匹配能力并提升经营韧性 [2] 内地债券市场稳定机制 - 内地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187.2万亿元 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但部分基准债券利率持续下行 根源在于低风险优质资产供给不足导致资金过度集中于长期国债等品种 [2] - 南向通相当于为内地债市需求端安装减压阀 分流优质券种需求压力 平衡市场供求 其年度总额度达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 [3] - 香港债券市场的港元债、离岸人民币债及G3货币债等选项可对内地同类券种形成替代效应 [3] 香港债券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 - 南向通扩容吸引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流入香港债市 增强二级市场流动性 为国际发行机构提供更便利融资环境 进一步吸引国际投资者 [4] - 非银机构多元投资策略与灵活交易模式增强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与交易活跃度 撬动香港离岸人民币资产池规模扩张 [4] - 扩容预计吸引更多优质主体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壮大离岸人民币资产供给 促进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向国际融资货币转变 [4]
今日视点: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意义深远
证券日报·2025-08-08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