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扩大 - 人社部持续推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中长期资金[1] - 2024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72万亿元 投资运营规模2.34万亿元 仅占累计结余26.83%[2] - 截至2025年6月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2.55万亿元 同比增长34.21%[3]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推动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 推动有条件地区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2] - 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企(职)业年金基金 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调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至50% 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总金额1720亿元[7] 长周期考核机制建设 - 实施方案要求公募基金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年金基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4] - 证监会明确对基金投资业绩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指标为年度+三年+五年周期组合[4] - 人社部已就年金基金长期考核机制征求意见 并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数据[4] 长期资金入市影响分析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提升可带来数万亿元长线资金 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3] - 长周期考核机制有利于降低市场波动率 抬升估值中枢 强化公司治理 形成"资金—治理—回报"正向循环[5] - 中长期资金入市能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聚集 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3] 市场机制完善方向 - 需加快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及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5] - 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关键在于优化市场结构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强化投资者回报和保护机制[8] - 应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机制 加强跨部门监管联动 构建智能化监管体系[8]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长钱”
证券日报·2025-08-08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