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俄合作天然气管道,俄坚持要途经蒙古国,我国为何拒绝投资?
搜狐财经·2025-08-08 04:27

中俄天然气合作现状 - 中俄在天然气领域合作历史悠久,俄罗斯是全球天然气储备大国,中国是能源需求巨大市场,双方合作日益密切[1] - "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是早期合作成果,东线管道从俄罗斯远东直达中国黑龙江黑河,年输气量380亿立方米[1][4] - 东线管道2014年签署协议,2019年投入使用,运行稳定,成为中俄能源合作典范[4]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争议 - 西线管道计划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2021年后因俄罗斯要求经过蒙古导致谈判僵局[3] - 蒙古称该项目为"东方联盟管道",路线设计从俄罗斯经蒙古戈壁至中国新疆[3] - 俄罗斯坚持蒙古路线因可降低境内建设成本,避开阿尔泰山区复杂地形和冻土层[6] - 俄罗斯战略考量包括加强与蒙古关系,提供经济投资,并多元化天然气出口渠道[7] 中国拒绝蒙古路线原因 - 地缘安全顾虑:蒙古实行第三邻国外交政策,与美国、日韩等国合作引发中国担忧[9] - 环境因素:蒙古段建设可能引发国际争议,中国不愿依赖单一能源来源[11] - 经济成本:蒙古路线总长增至6700公里,比直接线路更长,增加额外建设费用[12] 价格谈判与项目进展 - 俄罗斯希望按欧洲市场价格定价,中国要求按国内市场价调整,双方自2021年后分歧加大[14] - 2023年谈判无突破,中国要求俄罗斯承担建设费用并压低价格[16] - 2024年蒙古议会未将管道纳入五年计划,2025年俄罗斯提出哈萨克斯坦方案也被中国拒绝[16] 未来合作展望 - 俄罗斯可能作出价格让步,但因中国坚持不走蒙古路线,项目短期内难以启动[17] - 俄罗斯或选择其他路线或扩大东线管道输气量,蒙古参与可能性降低[17] - 两国领导人持续讨论能源合作,但实际进展取决于市场与价格谈判结果[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