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跻身第一方阵后,合肥还想要更多
科大讯飞科大讯飞(SZ:002230) 36氪·2025-08-08 02:08

产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合肥人工智能总营收949.91亿元,智能算力超7100P,规模居全国前列 [2] - 安徽在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中位列第5位,较2023年提升1位 [2] - 截至2024年底,合肥市已集聚人工智能产业链入库企业73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44家 [7] 企业生态与集群 - 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1078家,包括科大讯飞、华米科技、智象未来等代表企业 [2] - 中国声谷作为国家级产业基地,2018年实现产值650亿元,入园企业430家(同比增长102%) [6] - 孵化培育130多款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覆盖教育、医疗、服务、汽车、家居等领域 [6] 技术研发实力 - 算力规模超8000P,其中智能算力约7900P,为AI研发提供核心支撑 [8] - 数据标注总规模933.3TB,总产值累计达8.63亿元,形成全链条产业生态 [8] - 智象未来推出HiDream-I1图像生成大模型与HiDream-E1交互编辑模型,实现技术突破 [10] 科研与人才基础 - 人工智能从业者超4万人,高层次人才近2000人 [2] - 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高校在类脑智能、量子计算、工业智能等方向形成特色研究 [11] - 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拥有20余支科研团队,孵化企业市场估值近24亿元 [12] 应用场景落地 - 政务数字人一体机支持1000多个事项办理,资料审核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2分钟 [15] - 医疗AI实现肿瘤靶区勾画、胃癌诊断,病历生成合理率超83%,日均节省医生2.8小时 [15] - 工业AI检测系统可识别0.2毫米外观瑕疵,覆盖汽车制造1500个关键点 [16] 政策与规划支持 - 安徽省2018年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规划,目标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强省 [6] - 合肥发布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规划,目标2027年标注数据规模突破3000TB,拉动产业规模30亿元 [17] - 安徽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聚焦6178现代化产业体系全覆盖赋能 [17]